约客客来至,寻诗诗偶生。
秋如惊柳色,雨未改荷声。
渺渺江湖趣,悠悠鸥鹭盟。
意虽能浩荡,笔乃欠纵横。
【注释】
约客:邀请客人。
蕃雨中:在秋雨中。
惊柳色:惊动了秋天的柳树,使它们的颜色变得有些不自然。
改荷声:改变了荷叶的声音。
渺渺江湖趣:渺茫地感到江湖的乐趣。
悠悠:悠然自得的样子。鸥鹭盟:指鸥鹭结伴游水。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诗写诗人与朋友同游湖上,秋雨中的所见所感。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对仗工整,描写秋雨中湖面的景物;颈联以意驭象,用“江湖趣”和“鸥鹭盟”来表现秋雨中湖上的情调;尾联抒情,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未能尽情挥毫的原因。
诗题一作《同诸公泛洞庭湖》,而从内容看,似为泛舟湖上所作。诗中“约客”、“寻诗”、“秋如惊柳色,雨未改荷声”,都透露着诗人与朋友的欢聚,以及他们在秋雨中赏景吟诗时的愉快心情。
“约客”,说明是和朋友相约出游,“寻诗”则表明出游的目的之一在于欣赏风景并吟咏风月。诗人约了友人同来泛舟湖上,到了目的地,却又因秋风秋雨而耽误了行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诗人便写下了这首诗。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二十日同官相约过水乡蕃雨中先至偶成二诗”。二十日和官员们约定一起到江南水乡去游玩,但到了那里,却赶上了秋雨,只好在雨中先到一个地方游览一番,然后写了两首诗才返回。“蕃雨”指秋雨,“蕃”是古时对南方的代称。
第二联“秋如惊柳色,雨未改荷声”,是对第一联的进一步描绘和补充。秋雨中的湖面上,柳叶被雨水打湿了颜色,显得特别娇嫩;荷叶在细雨中依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诗人抓住了秋雨中的景物的特征,生动地再现了秋雨中江上的景象,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第三联“渺渺江湖趣,悠悠鸥鹭盟”,则是对前两句景物的进一步概括和升华。“渺渺”,形容水面宽阔,茫茫无边;“悠悠”,形容水天浩渺,无边无际。这里既写出了秋雨中江上景色的阔大,又写出了诗人的心境,他心旷神怡,悠闲自得,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鸥鸟和白鹭的朋友一样。
第四联“意虽能浩荡,笔乃欠纵横”,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虽然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但因为缺乏文采和才华,所以无法将这份豪情表达出来。这里的“纵横”原指文章气势奔放,不受拘束,这里借指文才横溢。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湖上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迈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