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山王咏,故闻嵇阮流。
龙渊失珍袭,猿木悔穷投。
子句成江阁,余怀限戍楼。
碧云嗟暮合,黄发诵归休。
【注解】
- 伯威:作者自指。
- 章记祥:作者的友人。
- 次韵:用原诗的韵部和字音来填写。
- 重寄:再次赠送。
- 太和:作者的朋友。
- 伯山:作者的朋友。
- 留太和、去腊、既望、四月晦:都指诗人的好友。
- 龙渊:指《龙渊赋》,是嵇康的代表作。
- 猿木:指嵇康,因与司马氏不和而遭杀害。
- 江阁:指晋江州司马王献之的别墅。
- 戍楼:指边塞上的堡垒楼台。
- 碧云:指暮秋时天边飘浮着的白云。
- 黄发:老人的头发由黑变白。
- 诵: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草堂期间写的两首七律中的第一首。第一首是咏史怀古之作,以嵇康、阮籍、王献之等历史人物作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第二首则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不作山王咏,故闻嵇阮流”二句,意思是说:我从来不像那些高山上的隐士那样吟唱山水之歌,因此也听到了一些隐逸之士的言论。这里暗含了杜甫自己的身世遭遇。
“龙渊失珍袭,猿木悔穷投”二句,意思是说:《龙渊赋》失去了其珍贵的价值;嵇康被杀身首异处,悔恨无及。这两句是说自己有志于匡扶社稷,却遭到奸佞小人的排挤,以致壮志未酬身先死,只能空怀壮志,后悔莫及,悲叹自己一生的坎坷不平。
“子句成江阁,余怀限戍楼”二句,意思是说:我的抱负如同江边高高的楼阁一样,难以实现;我的情怀如同边关的堡垒楼台一样,无法摆脱。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杜甫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碧云嗟暮合,黄发诵归休”二句,意思是说:看着夕阳西下,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年华如流水般逝去,只得吟咏归隐的篇章,以消磨岁月。这两句表达了杜甫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认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生活无可奈何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