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
似闻今大熟,那故独长贫。
方朔一囊栗,季鹰千里莼。
扁舟固高蹈,金马亦沉沦。
注释:
岁晚:年老时。湖路:指江南水乡的小路。
客中还病身:在旅途中身体还不好。
大熟:庄稼成熟,收成很好。
季鹰:陶渊明,字季鹰,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隐士。千里莼:指他写的《感士不遇赋》中的“吾衰竟谁慕?佳节独不与!”之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向往和无奈。
扁舟:小船,这里代指诗人自己。高蹈:超脱尘世,不受世俗礼法约束。金马:汉代宫廷藏书的地方,这里借指官场。沉沦:沉溺于世俗之中,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在湖中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描绘了诗人在湖中行走的场景。岁晚,指年老之时;湖路,指江南水乡的小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在年老之时仍在湖中行走,身体还不好,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这一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颔联“似闻今大熟,那故独长贫”则转向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人似乎听到了今年庄稼成熟的消息,但自己却依然贫困潦倒,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这一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之情。
颈联“方朔一囊栗,季鹰千里莼”则进一步展开了对诗人自己生活状态的描绘。方朔,指东方朔,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季鹰,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杰出诗人。这两人都曾因政治原因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但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过着清贫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尾联“扁舟固高蹈,金马亦沉沦”则是对诗人自身命运的感慨。扁舟,指的是小船,这里代指诗人自己;金马,指汉代宫廷藏书的地方,这里借指官场。诗人在这里感叹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最终却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官场的沉沦。这一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湖中行走的场景、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文学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