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
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
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
但知寻野寺,不拟问官途。

【解析】

“投宿”“夜行迷道者久之”意思是:夜晚住宿于龙溪寺,在黑夜中行走迷失了道路。“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的意思是:虽然已经辨别出龙溪寺的路径,但不知道鸟飞的路也迂回曲折。这两句诗是说诗人误入龙溪寺而找不到归途。“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意思是:树林里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显得十分微小;山里月色皎洁,时间却过得很快。这两句是说,夜色中的树林,像点点灯火,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意思是:见到农夫相约,虽然都是普通农民,但我还是自己感到年迈。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与农夫一样,但内心仍觉得自己年老体衰。“但知寻野寺,不拟问官途。”“但知”和“不拟”意思相对,都表示只做某事而不做另一件事。“野寺”指寺庙周围没有经过人为雕琢的寺院,这里指山林中简陋的庙宇。“官途”指官场仕途。这两句是说只知道寻找荒野上的寺庙,不去询问官场的道路。“野寺”一词,在这里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指实际存在的寺庙,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恶,暗含着一种归隐之意。

【答案】

诗句释义:

投宿龙溪寺夜行迷道者久之

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

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

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

但知寻野寺,不拟问官途。

译文:

夜晚在龙溪寺投宿,行走时迷失了道路很长时间。虽然已经辨别出龙溪寺的路径,但不知道鸟飞的路也迂回曲折。

树林里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显得十分微小;山里月色皎洁,时间却过得很快。见到农夫相约,虽然都是普通农民,但我还是自己感到年迈。

只知道寻找荒野上的寺庙,不去询问官场的道路。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间在龙溪寺投宿并迷路的情景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就写投宿,次句写迷路。“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这是写迷路,是说既然已经找到了龙溪寺,怎么会又迷失了呢?“宁知”两字,一语双关,既表明“宁知”鸟路的迂曲,又表现诗人对自己迷路一事的意外和惊异。“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是写林光在夜空中闪烁不定,如同无数的星星,而山中的月亮,也失去了本来的形状,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是说,夜晚在树林里行走,四周的树木像是无数颗星星在闪烁,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山里的月亮,也失去了本来的形状,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光”、“须臾”都是比喻,用来形容树林里的灯光和小树丛在夜晚发出的光。“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意思是:见到农夫相约,虽然都是普通农民,但我还是自己感到年迈。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与农夫一样,但内心仍觉得自己年老体衰。这两句是说,在夜晚投宿于荒野的寺庙之后,诗人感到自己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慨和孤独感。

这首诗写诗人夜间在龙溪寺投宿并迷路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就写投宿,次句写迷路。“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这句的意思是:虽然已经辨别出龙溪寺的路径,但不知道鸟飞的路也迂回曲折。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夜晚投宿于荒野的寺庙之后,不仅迷失了方向,还发现自己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慨和孤独感。接下来,诗人继续写自己的遭遇:“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意思是:树林里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显得十分微小;山里月色皎洁,时间却过得很快。这两句是说夜晚在树林里行走,四周的树木像是无数颗星星在闪烁,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山里的月亮也失去了本来的形状,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光”、“须臾”都是比喻,用来形容树林里的灯光和小树丛在夜晚发出的光。接着,诗人写到自己与农夫相约的情景:“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意思是:见到农夫相约,虽然都是普通农民,但我还是自己感到年迈。这两句是说尽管与农夫相约,但是诗人的内心仍然觉得年老体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慨和孤独感。最后,诗人写到自己只是知道寻找荒野上的寺庙,不去询问官场的道路:“但知寻野寺,不拟问官途。”意思是:只知道寻找荒野上的寺庙,不去询问官场的道路。这两句是说诗人只是知道去找寻荒野上的寺庙,而不愿意去询问官场的道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感慨和孤独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