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杂炊烟,山巅复树巅。
初疑但纷若,有听忽骚然。
立马看题壁,冲鸥唤渡船。
莫嗟饥雁外,且及暮鸦前。

诗句释义

1 投宿湘东:在湘江东边投宿,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

  1. 雾雨杂炊烟:描述了旅途中的雾气和雨水与炊烟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2. 山巅复树巅:描绘了山峰和树木的高耸景象,表现了自然之美。
  3. 初疑但纷若:诗人一开始认为这些景象只是如梦似幻。
  4. 有听忽骚然:突然之间听到的响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
  5. 立马看题壁:站在马上观看题在墙壁上的诗句。
  6. 冲鸥唤渡船:看到冲向海鸥后,诗人召唤过河的小船。
  7. 莫嗟饥雁外:不要因为饥饿的雁群而感到遗憾。
  8. 且及暮鸦前:等到傍晚的乌鸦出现时再继续前行。

译文

在湘江东边投宿,云雾和雨水混杂着炊烟。
山巅和树木高耸入云,我起初以为是幻觉。
忽然之间听到的声响让我警觉,原来是海鸥在叫唤。
不要因为饥饿的雁群而感到遗憾,我们还有时间等待。
等到傍晚的乌鸦出现时再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通过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人以“投宿湘东”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的行动目的,同时也为后续的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雾雨杂炊烟”、“山巅复树巅”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同时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观上。当他听到“有听忽骚然”,一种未知的声响打破了宁静,他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一场幻觉。这种对现实与梦境的思考,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大自然面前的真实感受。

随后,“立马看题壁”一句,诗人选择站在马背上观赏墙壁上的诗作。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而“冲鸥唤渡船”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他不仅是一个欣赏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与自然和谐共处。

“莫嗟饥雁外,且及暮鸦前”两句,诗人用食物匮乏的情景来反衬自己的行程之快,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珍惜。这里的“暮鸦”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更是诗人情感的象征,代表着结束和新的开始。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它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