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
凄凉危像设,渍蚀半莓苔。
昧尔前贤贵,空令见者哀。
欲言宁我听,小立谩徘徊。
【注释】
谒孺子祠二首:作者在《谒孺子祠》中,曾对孺子祠的祭祀和供奉进行了描写。此诗第二首写诗人重访孺子祠的情景,抒发感慨之情。
潜德:隐逸的德行。
高文:高明的诗文。
渍蚀:侵蚀。莓苔:青苔。
昧尔:你。
前贤贵:古代有德行的贤人尊贵。
宁:何不。
小立:徘徊不前,表示徘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诗人在《谒孺子祠》一诗中已写出了“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的意思,即高尚的道德应得到尊崇和祭奠,优秀的文章也应被人们传颂和学习。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高文”往往被淹没,“潜德”得不到重视。诗人对此深感痛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
首句“潜德固宜祀”,是说那些隐逸的高德者应该受到人们的祭祀。诗人用“潜德”与“高文”进行对照,突出了“潜德”的重要性。接着两句“高文宁可埋,凄凉危像设”,是对现实的批判。意思是说,那些杰出的文章反而被埋没,而那些腐朽的偶像却依然存在。诗人用“岂”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愤慨。
第三句“渍蚀半莓苔”,则是从形象的角度描绘了那些腐朽的偶像的现状。莓苔生长在青苔上,颜色暗淡、污秽不堪,象征着这些偶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黯淡无光。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那些腐朽偶像的不满情绪。
第四句“昧尔前贤贵”,是对那些被人们尊敬的前贤的批判。诗人用“昧”一词,表明自己对这些前贤的评价并不高,认为他们并不值得尊敬。接着两句“空令见者哀,欲言宁我听”,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之情。意思是说,即使有人想要向他表示敬意,他也不愿意接受。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小立谩徘徊”,诗人以徘徊不定的动作,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只能默默地站在那里发呆。整首诗通过吊古怀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