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稠众木,孔翠逐群飞。
梁栋期终用,文章莫露机。
枉为时俗忌,空使寸心违。
语以王郎子,因来答是非。
注释:
豫章的树林里,密集着众多树木,孔翠小鸟追逐着群飞。
梁栋之材期待终用,文章才学不要泄露机巧。
枉为时俗所忌,空使寸心违忤。
语以王郎子,因来答是非。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寄给友人审知并属彦博三首中的第三首。《文选》注:“审言,姓袁,名敬之。”《新唐书·艺文志》有《袁宪集》,是其字。《新唐书》本传称他“善属文”,而《旧唐书》本传称其“尤精五言诗”。此诗应作于开元年间。
诗中第一、二句写景。“豫章”,泛指南昌一带的山泽,古称南郡(今江西南昌一带),也是诗人的家乡。“稠众木”即“众木”,形容林木茂密。“孔翠”,一种鸟,也即孔翠鸟。《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苹,孔翠也。”孔翠鸟在林间飞翔,故云“逐群飞”。
后两句抒怀。“梁栋”,比喻人才。“文章莫露机”,意谓自己的才华不外现,不能被世人所知,就像梁栋虽然结实,却不会显露出来一样。“莫露机”即“莫露奇”,即“不露锋芒”。“枉为”,犹言“徒为”,白白地。“时俗”即“世俗”,世风。“寸心违”,即“违心”,违背了自己的内心。“王郎子”,即王子安,唐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勃的字,这里借指自己或他人。“答是非”,回答别人的是非之论。
末二句回应前二句。“语”,通“晤”,“晤以”就是面对面地谈论。“王郎子”与前句的“时俗忌”相对,说明自己之所以遭逢世风的非议,是因为“枉为”,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所以,“语以王郎子”就是当面向他诉说自己的遭遇。“因来答是非”,意思是说,既然当面诉说了,那就应该回答别人对自己的是非之论。
全诗从自然景色入手,引出人事感慨,然后表达自己对世俗偏见的不满,最后又回到现实,表明自己要面对是非,不避嫌疑。诗中没有直接议论世事的得失,但通过抒发个人遭遇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