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蒙初莫辨,飘洒忽成妍。
地岂三千界,山迷尺五天。
画图宁有此,言句可无传。
却恨与周子,行差一日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仰山南岳之后写给内子的。诗的大意:溟蒙初起时,难以辨认其轮廓;飘洒忽变时,又已变成美丽的形象。地岂止是三千界,山迷离于尺五天。画图哪里会有此景,言句怎能不传诵。只恨与周子相会迟一日而已!

“溟濛初莫辨”一句,描绘了作者登上南岳仰山时,云雾缭绕、迷离朦胧的情景,表达了对南岳美景的赞赏之情。

“地岂三千界”二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岳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南岳是天地间最美的景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其美丽。

“画图宁有此”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绘画的感慨。他认为画图中无法描绘出真实的景象,只能通过言语来表达。

“却恨与周子”二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遗憾。他后悔没有与周子一同来到南岳,错失了这个美好机会。

【注释】

溟蒙:指云雾弥漫的样子。

莫辨:不能辨认。

飘洒:形容云彩飘逸流动的样子。

地岂:何为。

地岂三千界:即“地岂三千”,意谓何为三千里之广。

山迷:即“山迷”,指山峰被云雾遮蔽而看不清。

尺五天:指山峰高耸入云,仿佛天宫般神秘。

画图:指绘画。

宁:怎么。

言句:指言辞和文句。

可无传:怎么能不传颂呢?

行差:行走迟缓。

一日先:一天之先。这里指的是与朋友相聚的时间晚了一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