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迎非我事,且逐众人行。
粗识郊原趣,因兹诗句成。
黄华菜谁主,自唤鸟何名。
忽忆来时路,还思去日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逢迎非我事,且逐众人行。”

  • 注释:这里的“逢迎”指的是迎接客人的行为,但诗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去迎接客人的责任人。他选择跟随大家一同行走,表现出随和的态度。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接待客人的轻松态度,不把自己当作主角,而是愿意与众人一同行动。

第二句:“粗识郊原趣,因兹诗句成。”

  • 注释:尽管诗人没有直接参与迎接客人,但他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郊原上的黄华菜,这启发了他创作出新的诗句。
  • 赏析:这里展现了一种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即使没有直接的参与,诗人也能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灵感。

第三句:“黄华菜谁主,自唤鸟何名。”

  • 注释:在这句中,诗人问到了两种自然现象:黄华菜的主人是谁(暗示可能是农夫或园丁),还有那些自己叫唤自己的鸟儿叫什么名字。
  • 赏析:通过询问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诗人不仅展示了对自然的好奇心,还体现了一种哲学的思考。

第四句:“忽忆来时路,还思去日程。”

  • 注释: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某种怀旧情绪,他突然想起了来时的路线,同时也在思念即将到来的旅程。
  • 赏析:这种怀旧感可能源于旅行途中的自然美景或是与过往记忆的联系,显示了诗人对时间和旅程的深刻感悟。

整体总结: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一位诗人在旅途中与众人同行,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现象来寻找创作的灵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探讨。诗中使用了“逢迎”、“粗识”、“谁主”、“自唤”、“忽忆”等关键词,增加了诗句的层次感和思考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