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注释】

  1. 八月:农历月份。十二夜至十六夜:指八月的十二日夜到十六日夜,即中秋前后一个月的时间。
  2. 俟(zhì):期待,期望。
  3. 阴:月亮。愆(jiān):过失,差错。
  4. 望中:在望的时候。
  5. 孤老:孤独的老人。
  6. 耸吟肩:形容老人因年老体衰或悲伤而叹息的样子。
  7. 灯婢(bì):古代妇女的女仆。
  8. 桃笙(sūn):用桃木制作的乐器。冷废眠:形容因思念而无法安睡。
  9. 思:想念。
  10. 梦:梦中相见。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中秋月圆之夜所作,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
    中秋时节,明月当空,然而却不见月光普照大地,诗人不禁为此感到遗憾和惆怅。他期待着明月的出现,希望它能照亮黑暗,驱散忧愁。然而现实却是如此令人失望,连一夕都未能如愿。这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第二首:
    在中秋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的世界,只见一片黑暗。他心中涌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他隔离。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肩膀也不由自主地耸动起来,似乎在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痛苦。这是一种深深的忧伤,是对于亲人的深深思念。
    第三首:
    室内的灯光明亮如昼,照亮了诗人的身影,也照进了他的心扉。他想到了家中那位年迈的母亲,她一定也在期待着月亮的出现,希望能看到那一轮明亮的月亮。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无情,她的心愿却始终无法实现。诗人不禁感叹道:“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他只能在梦中与她相见。这种思念之情,是如此深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在梦中都能感觉到那份距离,那种无法跨越的鸿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