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
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
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

注释: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二

雨水过后,虽然仍有凉爽的感觉,但秋天的天空中却只有一轮孤月。

虽然不必怕狡兔会趁机逃跑,但也担心会失去珍珠般的月亮。

一次又一次地抬头看天空,最后成了候鸟等待捕捉猎物的时刻。

清瘦的身体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痛苦,庭前的树上有只乌鸦在栖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抒发了对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首联:“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意思是说,虽然雨后仍然感觉凉爽,但秋夜中的月亮却是孤独的。这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颔联:“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意思是说,虽然不必担心兔子会趁机逃走,但担心会失去像珍珠一样珍贵的月亮。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珍视和期待。

颈联:“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意思是说,一次又一次地抬头仰望星空,最后变成了候鸟等待捕捉猎物的时刻。这句诗通过对天文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感慨和寄托。

尾联:“清羸祇益苦,庭树有栖乌。”意思是说,清瘦的身体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痛苦,庭前的树上有只乌鸦在栖息。这句诗通过对动物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无奈和哀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