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失连宵望,犹馀此夕谋。
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
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
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
【注释】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此首是作者对连宵望月的感慨,也是他对自己仕途艰难的一种自白。“已失连宵望”指自己已失去当朝为官的愿望。“犹馀此夕谋”指自己仍然在为仕途奔波。
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明月时而清晰明亮,时而暗淡,但幸运的是它总是如期出现,没有消失。“疏明”和“暗淡”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与渴望。
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没有了登高赏月的兴致,只能欣赏四壁的幽静之美。“无复丹梯意”指自己失去了攀登高台赏月的兴致。“居然四壁幽”指自己只能在室内欣赏四壁的幽静之美。
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心中充满了各种情感,但却无从表达,只能用搔头的动作来掩饰自己的无奈。“有怀”指心中有所思念,“千万种”指心中的各种情感,“都付一搔头”指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连宵望月后写下的,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首句“已失连宵望”,直接点明了自己已经失去了当官的愿望。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明月的喜爱和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逃避。
第二句“犹馀此夕谋”,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仍然在为仕途奔波的决心。这里的“此夕”可以理解为今晚,也可以理解为今夜。无论哪种理解,都强调了诗人对仕途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在这里,诗人用“疏明时递见”来描绘明月时隐时现的景象,用“暗淡幸空休”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变化的无奈。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则转向内心的情感世界。第四句“无复丹梯意”,表达了诗人对登高赏月的兴致已经消失,只能转而欣赏四壁的幽静之美。这里的“丹梯”可以理解为登高赏月的工具或场所,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一种比喻或象征。而“四壁幽”则是对四壁的描绘,既表现了四壁的安静、幽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最后一联“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诗人用“有怀千万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多样,用“都付一搔头”来表达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的无奈。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连宵望月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内心的情感世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多样和无法表达的情感;最后,通过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