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舍箠楚息,小斋灯火同。
犹贪诵诗好,未暇问人穷。
笑我尉方暇,忆渠丞不聋。
移官故相近,得句可邮筒。

腊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对所传赣陈丞诗作此寄陈

旁舍箠楚息,小斋灯火同。

犹贪诵诗好,未暇问人穷。

笑我尉方暇,忆渠丞不聋。

移官故相近,得句可邮筒。

注释:

腊月二十四夜:指腊月二十五的夜晚。

同:一同。

传赣陈丞诗:指陈丞写的《赣南诗》。

作此寄陈:写下这首诗寄给陈丞。

尉:这里代指陈丞。

方:方才,刚刚。

“移官故相近”:因为官职变动的缘故,所以住的地方离陈丞更近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陈丞共读《赣南诗》后,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一首赠诗。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陈丞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联“旁舍箠楚息,小斋灯火同”,描绘了诗人与陈丞在旁舍共同读书的场景。“箠楚”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读书人的苦闷和压抑,而“灯火同”则传达出两人共同追求知识的渴望。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两人在生活上的相互依存,又表现出他们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

颔联“犹贪诵诗好,未暇问人穷”,则是进一步描绘了两位学者的精神状态。虽然他们对于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却常常让他们分心。这句诗中的“犹贪诵诗好”,表现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而“未暇问人穷”则揭示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奈和困惑。

颈联“笑我尉方暇,忆渠丞不聋”,则是诗人对陈丞的一种调侃和赞美。这里的“笑我尉方暇”指的是诗人嘲笑陈丞过于闲暇,而实际上陈丞正是通过这种闲暇来实现自己学问的追求。至于“忆渠丞不聋”,则是说陈丞在学问上非常敏锐,能够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学问的自信和骄傲,也表达了对陈丞的敬佩和赞赏。

尾联“移官故相近,得句可邮筒”,则是诗人对两人友情的升华和寄托。这里的“移官故相近”指的是诗人因为官职调动而搬到了陈丞的附近;而“得句可邮筒”则是说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能够随时向陈丞请教和交流。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陈丞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陈丞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学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