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依平岸,平波映绿芜。
中分虽有路,四极却成湖。
艇子时三两,渔村定有无。
谁其为题作,东野觅诗图。

【注释】

绿树:指岸边的树木。平岸:指河岸平展,水波不兴。平波:指水面。映:倒影。芜:野草。中分:指两岸中间的一条线。四极:指四周的边界。成湖:指四周被水包围。艇子:小船。时:时常。三两:少数、几个的意思。渔村:指渔船上停靠的村子。定:一定。为题:作为题目。东野:指东晋陶渊明。作:写。诗图:指诗歌的画卷。

【译文】

河边岸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绿色的野草。两岸之间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四周却像四面湖沼一样被水环绕。偶尔有几艘小船停靠在岸边,渔村里的人来来往往。谁能为这首诗题名呢?那就请东晋时的陶渊明来为它配诗吧!

【赏析】

《旧县道中二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组诗第二首,与第一首一起,描写了诗人行经旧县道(今江苏高邮北)时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绿树依平岸,平波映绿芜”两句写诗人经过一片绿树和碧波荡漾的水面,看到岸边绿树丛生的景色。其中“绿树”点明时间是春天,说明诗人是春天来到此地;“平岸”、“平波”表明此时是晴天,天气很好。这两句写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图。诗人抓住景物特征,用简练的语言把一个典型的春景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分虽有路,四极却成湖”两句紧承前句描写,写诗人继续前行,发现两岸之间有条小路可通,而四周却像四面湖沼一样被水环绕。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诗人运用比喻,将“中分”比喻为“路”,将“四极”比喻成“湖”,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艇子时三两,渔村定有无”两句是说,偶尔有几艘小船停靠在岸边,渔村里的人往来不绝。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渔村”写成了有来有往的样子。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渔村的亲切之感,也表现出诗人对渔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谁其为题作,东野觅诗图”两句是说,谁能为这首诗题名呢?那就请东晋时的陶渊明来为它配诗吧!诗人运用设问的手法,以陶渊明自比,表示要继承陶渊明的诗歌艺术风格,创作出自己的佳作。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