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征阴雾合,晚泊霁光新。
闻鼓初非社,逢耕政及春。
嗟余寄径客,羡尔受廛人。
有债成诗瘦,无钱罢饮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诗句的意思即可,最后再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

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旅途中,早晨被阴霾笼罩,晚上又遇到晴朗的天气。这是旅途中常有的情景,而作者却用“晨征”与“晚泊”两个动作,描绘出一幅浓重的雾霭与明媚的阳光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与不易,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颔联是说听到鼓声的时候,我并不是参加什么祭祀活动,而是看到农民耕田,才想到春天来了。诗人通过这一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农民春耕的繁忙景象,更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寄居他乡的人,由此引出下联的抒情。这两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也流露出自己漂泊无依的孤寂之感。

颈联,写自己感叹自己的境遇和对方不同。“嗟余”与“羡尔”是互文见义,“受廛”与“寄径”、“受廛”与“寄客”是互文见义。意思是说,你作为受官俸禄的官员,而我作为一个四处奔波的游子,处境迥然不同。“有债成诗瘦,无钱罢饮醇”的意思是:因为欠下了债务,所以身体越来越瘦;因为没有钱,所以就只好不喝酒了。这里既写了自己的贫困潦倒之状,又表达了自己因无法偿还债务而产生的愁苦心情。

尾联,诗人进一步抒发感慨之情。诗人用典,借《诗经·小雅·大东》中的“我马维骋,我车维迟。”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

【答案】

我被阴云所阻,无法出行;傍晚,我又遇到了好天气。听打更的鼓声,我并不是参加了什么祭祀活动,只是看到农人正在耕作,才意识到春天来了。我感叹自己的境况和他人不一样:别人受到官府的俸禄(指做官),我却是一个四处奔走的游子。因为我欠下了债务,所以我的身体越来越瘦;因为没有钱,所以就只好不喝酒了。我借用《诗经·大东》中的诗意,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