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绝辰州路,曾闻一再行。
看岩有留句,扪石欠题名。
四世斯文事,平生一壑情。
何当从此去,感念在先生。
【注释】
真游:即真游人,指诗人自己。八首:共八首诗。辰州路:辰州地名,在今湖南省。曾闻一再行:曾经听到他路过此地。看岩:观赏岩石。留句:留下诗句。扪石:摸石头刻字。欠题名:没有留下名字。四世:四代。斯文:文化、儒雅。壑情:深壑的情怀。何当:什么时候。此去:从这里离开,指归隐。先生: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故友的七言律诗,是作者于贞元十六年(800)春到辰州时所作。全篇写景抒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第一联“险绝辰州路,曾闻一行不行”,点明题旨。“险”者险峻也,“绝”者不通也,“辰州”是唐代边地小州,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险绝”二字形容之甚切。“曾闻一行不行”,表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思念之情,又因道路艰险而更加强烈。
第二联“看岩有留句,扪石欠题名”,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看岩”和“扪石”都暗含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有留句”说明作者曾在山中看到过友人的题壁,“扪石欠题名”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留名于岩石的遗憾。
第三联“四世斯文事,平生一壑情”,抒发感慨。“四世”、“斯文”都是表示文化的词语,“一壑”表示深壑的意思,都暗含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尾联“何当从此去,感念在先生”,表达愿望。“何当”表示何时的意思,“从此去”表示从哪里离去,“在先生”则表示在什么位置上。整句的意思是:“何时能从这险峻的辰州路离开,回到故乡,再与故友相见。”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