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阅投刺,往往尽冠儒。
岁晚见松柏,火炎知珷玞。
寒厅怜我独,玉趾赖君迂。
政尔如修竹,何能一日无。

【注释】

纷纷:众多的样子。刺:古时向对方投送的一种书信,用毛笔写成。冠儒:指戴上儒巾。儒巾是儒者所戴的头巾,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志趣。

岁晚:一年的年底或年终。见松柏:看到松柏在冬天依然苍翠,比喻人的节操。珷玞(liǎn yù):一种矿物,有黑色。比喻火石。

寒厅:寒冷的厅堂。怜:同情。玉趾:高官贵人的脚。迂:慢。

政尔:正是如此。如:好像。修竹:竹子的一种,高洁、挺拔。

何能:怎么能够。无:没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给友人李明叔的一封书信(投刺)。信中表达了作者对知音朋友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首联“纷纷阅投刺,往往尽冠儒”写收到许多来信,都是要来拜访的,他们个个都戴着儒者的头巾,穿着儒服,表现出了对作者的尊敬和仰慕。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高洁品质和人格魅力。

颔联“岁晚见松柏,火炎知珷玞”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松柏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格,而珷玞则是形容火石,比喻那些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原则、不畏艰难险阻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知音朋友的深切期望。

颈联“寒厅怜我独,玉趾赖君迂”则写出了诗人在寂寞冷清的环境下仍怀有希望与信心。这里的“寒厅”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而“玉趾”是指高官贵人的脚,暗示着他们的行动缓慢而谨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对于知音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

尾联“政尔如修竹,何能一日无”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知音朋友的赞美与期望。这里的“修竹”指的是高洁挺拔的竹子,寓意着知音朋友的品质。而“何能一日无”则表示作者认为这样的知音是难得一见的,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朋友的珍视与依赖。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知音朋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