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树孙。
科虽分进士,官亦到词垣。
近例皆如此,兹行不在言。
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
注释:
落落初寮裔:落落,孤独的样子。寮,这里指官邸。裔,后代。
英英桐树孙:英英,英俊的样子。桐树,一种树木,古代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科虽分进士:科,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词垣:翰林院,古代皇帝的秘书机构,负责起草文书、草拟诏令等任务。
近例皆如此:近,近来。例,惯例,这里指官场上的惯例。都,都如此。此,指文叔。行,指文叔的弟弟华叔。
兹行不在言:兹,这,指文叔这次入京任职。不在言,不必再多说。
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故人,老朋友。陈蕃,东汉时的一位著名人物,曾任豫章太守,后升任太尉,他为人正直,不阿谀权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作者送文叔入京任职,同时给文叔的弟弟华叔写信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文叔和华叔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树孙”,以落落和英英来形容文叔和华叔,既表现了他们的才华出众,又表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落落,意味着独立自主;英英,意味着才智过人。桐树,寓意着坚韧不屈的品质。这句诗既描绘了文叔和华叔的外貌特征,也表达了对他们性格的赞美。
第二句“科虽分进士,官亦到词垣”,意思是虽然文叔和华叔的科举之路已经结束,但他们现在能够进入翰林院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科,指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是指参加科举考试并考取进士的人。词垣,指的是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负责起草文书、草拟诏令等任务。这句诗既表现了文叔和华叔的成就,也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第三句“近例皆如此,兹行不在言”,意思是近来官场上的惯例都是这样,所以文叔这次入京任职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了解,也表达了对文叔的信任。
第四句“故人谁健在,为我谢陈蕃”,意思是请问还有谁是健在的老朋友呢?请帮我向陈蕃致意。这里的陈蕃,是指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曾任豫章太守,后升任太尉。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意。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文叔和华叔的描绘和对他们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深祝福。同时,通过对官场惯例的描述和对老朋友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