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有如公者,蕲州又处州。
时人得称诵,氓俗记君侯。
吏有循良择,官无内外忧。
愿将田里事,一一奏前旒。
【注释】
⑴孰有如公者,蕲州又处州:谁有像你这样的贤人?蕲州、处州都是你的家乡。
⑵时人得称诵:当时的人们能够称赞颂扬你。
⑶氓俗记君侯:民众百姓都记住了你的政绩。氓,民众;侯,指地方官。
⑷吏有循良择:官吏中有廉洁能干的人。
⑸官无内外忧:官府中没有内忧和外患。
⑹田里事:农桑之事;指地方行政事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处州知州时写的,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首句以“孰”字领起,说谁能比得上你这个贤明的人呢?“蕲州”与“处州”,都是作者的故乡。
第二句点明题旨,说当时的人们能够称赞颂扬你。“时人”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称誉,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不能为政的期望。
第三四句,写吏治之清明,民风之淳朴。“吏有循良择”,说明当时官吏中有许多廉洁能干的人,他们不贪赃枉法,不徇私舞弊,治理政事有方,所以能赢得民心。“官无内外忧”,“内忧”即朝廷的忧虑,指皇帝的猜疑。“外忧”则是老百姓的疾苦,这里指的是地方官员的腐败无能。作者希望友人能够把处理政务作为首要任务,而不要过多地关心朝廷的安危。
则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愿望。诗人说:“愿将田里事,一一奏前旒。”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把自己所管辖的地方的农田水利等政务,一件一件地向朝廷奏报,让皇帝知道。“涓滴归天阙,绵绵达帝聪”(王维《酬郭给事》),这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手法,意谓即使是细小的事情,也要尽心竭力地去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贡献,也会通过层层奏报传到皇帝那里。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对国家、对朝廷尽职尽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