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非因盗,鸡鸣已后晨。
穿窗残月在,布地落花匀。
我亦惊霜鬓,谁能念曲身。
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
【注释】
犬吠非因盗:指天黑了,狗吠是报警。后用为警世之语。
鸡鸣已后晨:早晨的鸡声早已叫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穿窗残月在:月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子里来。
布地落花匀:地上散落的花瓣像被布铺平了一般。
惊霜鬓:形容头发已白。
谁能念曲身:意谓谁能理解自己一生的辛酸?
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天气久晴,担心疾病;大雪纷纷,忧虑贫穷。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雪天的感受。首联“犬吠非因盗,鸡鸣已后晨”,以警世的口吻道出天黑了,才听到狗吠;清晨,鸡就报晓了,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识。诗人通过这一现象,表达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恨之情。颔联“穿窗残月在,布地落花匀”,写夜深人静时,从窗户里透进的残月映照着室内的景象,地上落花被踏得平平整整的。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景图,渲染了一种清冷寂寥的气氛。颈联“我亦惊霜鬓,谁能念曲身”,诗人感叹自己的发色已白,感慨身世凄凉,无人理解,无人同情。尾联“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诗人担忧久晴之后容易生病,而雪下得更大了,又增添了一份贫穷之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