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伊轧又前村,何许风来洗睡昏。
木落尽还山面目,旱深穷见水根源。
相逢负担皆征利,难觅隐居躬灌园。
归路苦长行易倦,断鸦残月记松门。
【注释】:
篮舆 —— 指用篮子做的车。
伊轧又前村 —— 形容车子行进的声音。
何许风来洗睡昏 —— 你从哪里吹来的风,把人的困倦都洗去了?
木落尽还山面目 —— 树叶落完了,露出山的本来面目。
旱深穷见水根源 —— 干旱到了极点,才看出水源的源头。
征利 —— 为求利而远行(出外做买卖)。
隐居躬灌园 —— 隐居在家自己种菜浇园。
归路苦长行易倦 —— 回家的路很长,走路很容易感到疲倦。
断鸦残月记松门 —— 残阳如血,乌鸦叫声断续不断,一轮残月高悬在松树门前。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景图,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朴实清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联两句写诗人在山村中的所见所感:“篮舆伊轧又前村”,是说车子行进的声音;“何许风来洗睡昏”,则是说这阵风是从什么地方吹来的,竟然能把人的睡意都驱散了!这两句话虽然只是写景,但已透露出诗人旅途劳顿之状。诗人在山路上行走,一路上看到许多村庄,听到车辆前行的响声,感到十分疲惫,于是便有“何许风来洗睡昏”之感。
颔联两句写诗人在山村中所遇所闻所见:“木落尽还山面目”,意思是树木落叶后,露出了山的本来面目;“旱深穷见水根源”,意思是天旱得很厉害时,才看到水源的真正源头。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山村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山村中所见所感:“相逢负担皆征利”,“难觅隐居躬灌园”;意思是说,在山村中遇到的人都是做生意、谋利的人,很难找到像他一样愿意隐居在农村亲自耕种田地的人。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对那些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他人的人的行为的不满和反感。
尾联两句写诗人在山村中所见所感:“归路苦长行易倦,断鸦残月记松门”,意思是说,回程的道路很长,走起来很容易感到疲倦;只有那断续不断的乌鸦叫声和残月高悬在松树门前的景象,还能让人回忆起故乡的美景。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思念的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