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今年两日晴,已焉疏雨洗清明。
酴醾自后牡丹发,反舌乃先鶗鴂鸣。
多病未能疏酒盏,畏闲聊复近诗盟。
相看政尔间何阔,异日书题空叙情。
【注释】
简季纯去非:指宋代诗人简斋。简斋,字季纯,号去非,又号竹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进士。曾知建昌军、处州。后任浙西提刑兼知润州。淳熙六年卒,年六十三。《宋史》有传。
寒食今年两日晴: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故称“两日晴”。
已焉疏雨洗清明:《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朱熹集传:“辛卯,晦也。言其日既晦矣。”此指阴历十月的晦日,即寒食节。
酴醾(tún mí):花名,荼属植物。
牡丹发:牡丹花开了。酴醾,又名木香、冻奴、黄牡丹。
反舌:即猫头鹰。
诗盟:诗歌结社,这里指诗词结社。
相看政尔间何阔:相互看看,时间过得真快啊!
异日书:明天写。
【赏析】
《寒食两日》,是一首记事抒情的小诗,写的是作者与友人简斋在寒食节期间相聚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音调谐婉悦耳。全篇用典贴切,意蕴深厚,富有真情。
首句“寒食今年两日晴”,交代了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所以叫“两日晴”。这句看似平淡,实则暗含深意。古人认为寒食节为扫墓之日,而扫墓之时正是春光明媚之时,所以诗人用“晴”字来形容寒食节这两天天气晴好。
第二句“已焉疏雨洗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这里的“已焉”是指已经过去,而“疏雨”则是指稀疏的小雨。清明时节,细雨蒙蒙,洗去了春天的尘土,使得大地焕然一新。这两句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天气和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第三句“酴醾自后牡丹发”,描写的是牡丹花开的景象。这里的“酴醾”是一种花卉的名字,而“牡丹”则是我国传统的国色天香的花卉。这句诗以“酴醾”开在“牡丹”之后,比喻了友情深厚,彼此相望,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句中的“自后”二字,更突出了时间的迅速流逝。
第四句“反舌乃先鶗鴂鸣”,描写的是鸟鸣的声音。这里的“反舌”是指一种鸟类,而“鶗鴂”也是一种鸟类。这句诗以“反舌”比作“鶗鴂”,形容了朋友间的欢聚,时间过得真快啊!这句中的“乃先”二字,更突出了时间的迅速流逝。
最后一句“多病未能疏酒盏,畏闲聊复近诗盟”,描写的是诗人自身的感受。这里的“多病”表示诗人身体不佳,而“不能疏酒盏”则表示他无法畅饮美酒。这句中的“畏聊”二字,更突出了内心的担忧。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