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南州于去非,一官黄绶不嫌卑。
要为宾主壶觞地,因著胸中水竹期。
怪底不同东野耄,政由深得退之奇。
过君池草生春日,忆我丛篁长夏时。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他与刘禹锡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应当“言必及义”。他们的诗文风格朴实而深沉,语言精炼而不华丽。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
去非尉曹于廨舍之侧凿池种竹为亭其上名曰有竹取文公诗云也 —— 去非尉曹在官衙旁挖池塘,种竹子做亭子,上面取名为《有竹》,取自柳宗元的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旧日南州于去非,一官黄绶不嫌卑 —— 在南州时,去非(刘禹锡)担任低级官员,但他不以为卑。
要为宾主壶觞地,因著胸中水竹期 —— 他想成为主人和客人的聚会之地,因为他认为他的诗文如同水中的竹子一样清高脱俗。
怪底不同东野耄,政由深得退之奇 —— 他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不能像陶渊明那样老成持重,其实他深深地理解了杜甫的诗歌。
过君池草生春日,忆我丛篁长夏时 —— 他在春天看到池中的水草生长,想起了夏天时竹林里的繁茂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禹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描绘刘禹锡的诗文,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刘禹锡的敬仰之情。
诗中“去非尉曹于廨舍之侧凿池种竹为亭其上名曰有竹取文公诗云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刘禹锡的诗文如同水中的竹子一样清高脱俗,能够引起人们深思。
诗中“旧日南州于去非,一官黄绶不嫌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的赞赏。他认为刘禹锡虽然担任低级官员,但他却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文,令人敬佩不已。
诗中“要为宾主壶觞地,因著胸中水竹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的赞赏。他认为刘禹锡能够在宾客之间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愉悦。同时,他也认为刘禹锡的诗文如同水中的竹子一样清高脱俗,能够引起人们深思。
诗中“怪底不同东野耄,政由深得退之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禹锡的赞赏。他认为刘禹锡虽然年岁已高,但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诗文。
这首诗通过对刘禹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描绘刘禹锡的诗文,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刘禹锡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