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知我寒无褐,惠以檐间百尺裘。
挟纩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叹晚为谋。
神融遽合庄周梦,意气俄乘竹叶舟。
侧听屋山鸡正午,又愁寒雀暮啾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负暄》,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
- “天公知我寒无褐,惠以檐间百尺裘” —— 上天知道我寒冷,赐给我檐下百尺长的皮衣。
- 天公:指天空,这里指自然或天意。
- 褐:指粗布制成的衣服。
- 檐间:屋檐下。
- 百尺裘:形容裘衣很长。
- 挟纩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叹晚为谋 —— 穿上这裘衣感觉真好,但换下它却不觉得晚。
- 挟纩:比喻人穿上裘衣保暖。
- 想:这里是比喻,表示感受。
- 索衣:换下裘衣。
- 叹:感叹。
- 神融遽合庄周梦,意气俄乘竹叶舟 —— 突然之间,我仿佛进入庄周梦中,心情意气像乘坐竹叶船一样轻快。
- 神融:指精神与宇宙融合,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
- 庄周梦:庄子的故事,梦见自己化为蝴蝶,飘飘然飞翔。
- 侧听屋山鸡正午,又愁寒雀暮啾啾 —— 我侧耳聆听屋檐上的山鸟在中午鸣叫,又担心傍晚时寒雀的哀鸣。
- 侧听:斜着耳朵仔细倾听。
- 屋山鸡:可能是指鸟类,具体不详。
- 啾啾:形容声音细微而连续。
译文:
上天知道我冷,赐给你檐下百尺的皮毛大衣。你穿上它觉得真舒服,但脱下来不觉得晚了。你的精神状态突然融入了庄子的梦境之中,意气风发,如同乘坐着竹叶船。这时,你可以侧着耳朵聆听屋檐上鸟儿的鸣叫声,同时又怕听到寒雀傍晚时的哀鸣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里感受到温暖后的心理变化和生活情趣。首联通过“天公知我寒无褐,惠以檐间百尺裘”展现了自然的恩泽,表达了对于自然界恩惠的感激之情。颔联则转向内心世界,用“挟纩固殊如是想,索衣不叹晚为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洒脱的生活态度。颈联通过“神融遽合庄周梦,意气俄乘竹叶舟”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尾联则从听觉角度描绘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冬日暖阳、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