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雨催寒著破裘,官梅应是动扬州。
相思不见苏门隐,好在当年玉局游。
拟向会稽探禹穴,却从吴会下扁舟。
不须幸甚门亡恙,翻到旧诗容我不。

【注释】:

①子进昆仲:指诗人的朋友子进兄弟。

②官梅:即官梅驿,在今江苏扬州。

③苏门:苏轼的故乡在今四川眉山,因称苏轼为“眉山居士”,后人遂以“苏门”代称东坡之友或其地。

④玉局:指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

⑤会稽:古地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传说大禹曾在此治水,后人遂以“会稽”代称大禹。

⑥吴会:指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的会稽山,后泛指江浙一带。

⑦幸甚:幸运得很,多用于书信开头,表示希望收信人平安。门亡恙:门庭无患,意思是没有疾病,很健康。

⑧翻到旧诗容我不:意谓我读你寄来的诗词,感到自己还健在。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之作,是作者在晚年时寄给友人的作品。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与朋友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写诗人在秋雨中披着破裘,冒着寒冷,踏上了去扬州的路。这里的“晚雨”和“寒著破裘”都是实写,而后面的“官梅”和“动扬州”则属于虚写,诗人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既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又暗含对友人的思念。

二、三两句是对上句的延伸和发展,说到了“相思不见苏门隐”以及“好在当年玉局游”。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他在苏轼死后就隐居起来。而诗人在此处提到“玉局游”,则是在暗示自己和秦观一样,也过着清贫的生活,过着隐居的生活,但心中依然怀着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五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他期待友人能够像当年一样在会稽山探寻大禹的遗迹,然后在吴地下船,继续他的旅途生活。这里,诗人把对友人的祝愿融入到了自己的诗句中,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他希望自己能读到友人寄来的诗词,感受到自己还健在的消息,从而消除自己的孤独感。这四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又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