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济,原名薛采,明代诗人
薛采是明代诗人。
字元济,号海阳子,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明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薛采的生平事迹和诗作风格,构成了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元济,原名薛采,明代诗人
薛采是明代诗人。
字元济,号海阳子,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明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薛采的生平事迹和诗作风格,构成了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注释】 吴烈妇歌:乐府《杂曲歌辞》名。 海滨传节烈:指古时妇女为贞烈而自杀的故事。 变故激而然:因变故而激发出强烈的义愤而殉节。 不谓吴门妇,从容殉所天:没有想到吴地的妇女竟从容自尽以报效国家。 结发方三载,离首不忍言:指妻子刚结婚不久就被迫分离,不忍心说出口。 弦断悲孤凤,镜剖泣分鸾:用凤凰和鸾鸟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悲伤的情感。 愿同比翼去,捐躯以待亡:希望自己能与丈夫一起死去,以报效国家。
{"translate": "百里长湖怀二姑,二姑何嫁水之湄。彭郎矶上曾频目,五老峰头怎画眉。参商姊妹成虚渡,牛女夫妻似误期。江中萧索谁为侣,卧对孤星岁月迟。"} "百里长湖怀二姑,二姑何嫁水之湄。彭郎矶上曾频目,五老峰头怎画眉。参商姊妹成虚渡,牛女夫妻似误期。江中萧索谁为侣,卧对孤星岁月迟。" 诗句原文与翻译 - 百里长湖怀二姑: 诗人表达了对两位姑姑的深切怀念和情感联结
惭愧岩下三株柏,云是咸通岁里植。 惭愧岩下有三棵柏树,它们说是当年唐僖宗乾符年间种下的。 翠叶参天绿缛繁,历尽三冬不改色。 这柏树的树叶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都保持着绿色的繁盛,即使在严冬也没有凋落的颜色。 南株身大近百围,长直堪为杗与栻。 南边的柏树身躯巨大,直径足有近百尺,它的树干笔直高大,堪比用来测日影的标杆或用来立标杆的工具。 中株虽小不及寻,二干亭亭似双戟。 中间的柏树虽然不大
长门怨 玉莲合殿散青烟,花泣长门春可怜。 自恨此身不如燕,寻常飞到御床前。 译文 在玉莲合殿中消散的烟雾仿佛带着淡淡的青烟,春天里的花朵在长门宫前哭泣着显得如此可怜。自己深感遗憾,觉得自己还不如那自由飞翔的小燕子,平日里也能自由地飞到皇帝的寝宫中。 赏析 《长门怨》是一首古琴曲,源自汉代的宫廷故事,讲述了一位失宠的宫女的哀怨之情。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诗句原文: 一下妆楼国色灰,琵琶留恨不胜哀。 乍闻塞马嘶胡月,疑是中朝遣使来。 译文注释: 一下妆楼国色灰, 一进入装饰华丽的宫殿,她的美丽如同尘埃般消逝。琵琶留恨不胜哀,她因离别之情而留下的悲伤无法用言语表达。 乍闻塞马嘶胡月, 突然听到远处战马的奔跑声和胡地的明月。疑是中朝遣使来, 我怀疑这是汉朝使者前来传递信息。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王昭君的描绘。王昭君因其美貌被选入宫
山中即事 独木楼西日未斜,相荫竹影荫檐牙。 山中麋鹿忘机久,群食疏篱小豆花。 【注释】 1. 相阴:相互遮蔽。 2. 檐牙:屋檐的角。 3. 山中麋鹿:比喻隐居山林的隐士。 4. 忘机:忘记机巧、心计。 赏析: 《山中即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和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首句“独木楼西日未斜”,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
铁山寺留题 古寺倚山谺,云林境自嘉。 圣灯燃碧落,忍草带幽花。 少憩悟真性,清谈及法华。 山僧劳远送,一笑日初斜。 注释: 1. 古寺倚山谺:古老的寺庙依偎在山脚下。谺,一种古代的建筑风格,类似于台基。 2. 云林境自嘉:云林是指美丽的山林景色,这里指的是自然环境优美。境自嘉,自然之美自成佳景。 3. 圣灯燃碧落:圣灯,佛教用语,指佛法如光明照耀。碧落,天空的别称,这里比喻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
【注释】: 昨夜东风散紫宸:昨日夜来,东风把紫禁城吹得飘然如仙。 朝看淑气满江津:早晨看到江面上弥漫着温暖和祥和的春气。 客裘定少三更雪:我身上的外裘在深夜里一定抵挡不住零落的雪花。 岸柳先看一日春:河岸边的柳树已经抢先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赏析】: 除夕立春 昨夜东风散紫宸,朝看淑气满江津。 客裘定少三更雪,岸柳先看一日春。 昨夜东风散紫宸:昨日夜里,春风拂过皇宫,把宫墙吹得飘飘欲仙
【注释】:千寻岩石古,百尺野亭留。——石壁高耸,亭台矗立。山月斜侵簟,春云曲抱楼。——月光斜照,春风拂动云彩环绕的高楼。磴通幽涧出,槛挹大江流。——山路曲折通向幽深的山谷,槛外是奔涌的大江。此地堪陶兴,无劳问十洲。——这里风景优美,足以陶冶情操,无需再去寻找仙境。 赏析: 此诗描写了海云亭的秀丽景色。首联“千寻岩石古,百尺野亭留”写海云亭的山岩高大古老,亭子建在山崖上显得格外高峻。第二
黎天启是明代的诗人。以下是对黎天启的介绍及他的诗作: 1. 个人背景 - 基本资料:黎天启,字允聪,号抑庵,顺德人。 - 科举经历:在明代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他考中了举人。 - 官位与职位:后来在明世宗时期担任过南宁知府。 2. 诗作风格 - 诗歌特色:黎天启的诗作以七言律诗为主,其作品展现了岭南山水之美和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 - 艺术手法:他的诗歌中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字闲之,又字海运,号牧州,晚年自号“留庵”,同安县翔凤里(今属金门县)人,徙居晋江。 崇祯十三年(1640 年)进士,任兵部主事。 调任宁波巡海道佥事,居官洁己惠民,剔奸弊,抑势豪,擒捕盗贼,百姓安堵。 又任凤阳巡抚,甲申变后,与沈佺期、许吉燝等同渡海,隐居台湾,励节终身,66 岁去世。 著有《方舆图考》40 卷、《补遗》1 卷。 此外,还著有《留斋文集》7 卷、《岛居随录》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