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传节烈,变故激而然。
不谓吴门妇,从容殉所天。
结发方三载,离首不忍言。
弦断悲孤凤,镜剖泣分鸾。
愿同比翼去,捐躯以待亡。
有怀哀未字,勉为立孤延。
娠女不卒畜,之死矢靡慝。
自经还绝粒,百计不我力。
壮哉烈妇志,矫矫凌秋日。
人亦谁无死,烈妇死自别。
岂若匹妇谅,乾坤与不灭。

【注释】

吴烈妇歌:乐府《杂曲歌辞》名。

海滨传节烈:指古时妇女为贞烈而自杀的故事。

变故激而然:因变故而激发出强烈的义愤而殉节。

不谓吴门妇,从容殉所天:没有想到吴地的妇女竟从容自尽以报效国家。

结发方三载,离首不忍言:指妻子刚结婚不久就被迫分离,不忍心说出口。

弦断悲孤凤,镜剖泣分鸾:用凤凰和鸾鸟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悲伤的情感。

愿同比翼去,捐躯以待亡:希望自己能与丈夫一起死去,以报效国家。

有怀哀未字,勉为立孤延:心中怀着对亡妻的思念,勉强抚养遗腹子成人。

娠女不卒畜,之死矢靡慝:指妻子去世后,他发誓要抚养遗腹子成人,不让他遭受邪恶的侵害。

自经还绝粒,百计不我力:指妻子为了自己的信仰,宁愿自杀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壮哉烈妇志,矫矫凌秋日:赞美妻子的高尚品德,她的意志像秋天一样坚强。

人亦谁无死,烈妇死自别:人们也都会死去,但死者却能以死来报效国家。

岂若匹妇谅,乾坤与不灭:与其让一个平凡的女子相信天地会永远存在,还不如让自己的妻子死得有尊严、有意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妇女在丈夫死后,为报国恩而殉节的感人事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忠贞爱情和忠诚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海滨传节烈,变故激而然。”表达了古代妇女为了忠贞爱情和忠君爱国的精神而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情景。这里的“传节烈”指的是妇女们为了坚守忠贞的爱情和忠诚于国家而选择自杀的行为。而“变故激而然”则是指这些变故激发出了她们强烈的义愤,从而选择了死亡。

诗中的第三句“不谓吴门妇,从容殉所天。”则进一步描述了这位妇女的勇敢行为。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而是选择了从容面对,以自己的行动来报效国家。这里所说的“吴门妇”可能是指某位吴地的贤良淑德之妇人。

诗中的第四句“结发方三载,离首不忍言。”则描绘了这位妇女和她丈夫新婚不久就被迫分离的痛苦情景。这里的“结发”指的是夫妻间约定终身的誓言,而“离首”则是指他们被迫分离时的悲痛心情。

诗中的第五句“弦断悲孤凤,镜剖泣分鸾。”则是以凤凰和鸾鸟的比喻,来抒发自己悲伤的情感。这里的“弦断”和“镜剖”都是用来象征生命的结束,而“悲孤凤”和“泣分鸾”则分别代表了这位妇女和她丈夫的悲惨命运。

诗中的第六句“愿同比翼去,捐躯以待亡。”则是表达了这位妇女对丈夫的深深眷恋,以及她愿意为他而死的决心。这里的“同比翼”指的是夫妻俩心意相通,形影不离,而“捐躯以待亡”则是指她愿意为了丈夫的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诗中的第七句“有怀哀未字,勉为立孤延。”则描绘了这位妇女对于未来孩子的关爱和期盼。这里的“有怀”是指内心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而“哀未字”则是指还没有为儿子命名。最后一句“勉为立孤延”则是表示虽然自己已经无法再为孩子提供庇护,但仍然希望能够为他的将来着想。

诗中的第八句“自经还绝粒,百计不我力。”则描绘了这位妇女在面临困境时的坚毅态度。她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接受别人施舍的生活,展现出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第九句“壮哉烈妇志,矫矫凌秋日。”则是对这位妇女高尚品质的赞美和颂扬。她的志向就像秋天一样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第十句“人亦谁无死,烈妇死自别。”则是表达一种对于生死观的看法。人们也都会死去,但只有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脊梁。

第十一句“岂若匹妇谅,乾坤与不灭?”则是对那位妇女的敬佩之情。她的行为超越了普通人的道德范畴,成为了不朽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忠贞烈妇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忠贞爱情和忠诚精神的赞美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了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生死观念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