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蚤已愧家传,三尺犹思绝并缘。
位下故知难及物,业荒空复度流年。
要求庙令作归计,未必上公能记怜。
多谢为僚不相弃,连朝枉赠有诗篇。
【解析】
“一”“三”是句中两个关键的数字。“一”“三”的运用,使诗歌显得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一”字用在句首,表示诗人自谦;“三”字用在句尾,表明作者对“庙令”的感激之情。“愧家传”三字点明自己没有继承父业的惭愧,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尊敬和怀念。“三尺”指官阶,此处借指自己的官位,“并缘”意即“官运亨通”。
【答案】
①经:经书、经典、学问。②早:早早地,很早的时候。③愧:惭愧。④下:低下、卑微。⑤荒:荒废、不景气。⑥庙令:县令,地方小官。⑦记:铭记、牢记。⑧相:互相。⑨枉:枉驾。⑩赠:赠送。⑪诗篇:诗作。
译文:
早年就以经学著称于世,如今仍想继续发扬光大,但官阶低微,难以实现这个愿望。
虽然我官位低微,但仍然希望为百姓做一点事情,可惜事业荒废,白白度过岁月。
请县令为我筹划一下回家的事情,但我恐怕不能被皇上所记念,因此请求县令不要吝惜你的恩情。
谢谢县令对我如此照顾,我连朝思暮想都不忘你对我的帮助。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沅陵知县时(公元834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回顾自己一生,深感惭愧于未能承继父志,未能做到“经世济民”,而只是“一官半职”的官员。他感慨地说:“一官卑且贱,三寸犹思缘。”他自认为没有能力为老百姓办事,事业也荒废了,因而只能白活了几十年。他恳切地请县令为自己办理归家之事,但他又担心自己得不到朝廷的记载。最后,他向县令表示感谢,说县令的关怀使他日夜思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