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周子出家书,乃得知君近起居。
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
晋唐旧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诸。
想见经行屡成赋,不妨传写总遗余。

【注释】

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 其一

近因周子出家书,乃得知君近起居。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晋唐旧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诸。想见经行屡成赋,不妨传写总遗余。

【赏析】

《奉寄子耕薄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二首,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近因周子出家书,乃得知君近起居。”这两句是说:最近因为周子(周必大)的家书,才得以知道你近来的生活起居情况。周必大是苏辙的朋友、同科进士,曾任丞相、宰相等职,他的儿子周立之、周立之之子周之、侄女周益之都与苏轼交好,苏轼曾作《次韵子瞻送周益公序》赠之。苏轼对周必大的家书自然十分重视,特地抄录了来给朋友看。

“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这两句是说:你被调回京城任职,住在城中宅第,我不知道多少次进入过庐山。苏轼在熙宁二年(1069年)任凤翔签书判官时,曾经到过庐山。后来他被调到京城任中书舍人,又到过庐山。

第三联“晋唐旧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诸”,意思是晋代唐代的石刻现在还保存着吗?山林中的隐士现在还多吗?这里以问句作结。

尾联“想见经行屡成赋,不妨传写总遗余”的意思是想见他走过的地方,写下了不少的诗文吧?这些诗文不妨可以抄写出来流传下去呀!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