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索索撼枯条,令我亡悰首屡搔。
懒效扬雄作奇字,政同靖节湛新醪。
朝来怪底儿童喜,何处肯来车马劳。
不是东都徐孺子,谁能背俗访吾曹。
【注释】:
谢徐大雅见过:向徐大雅致意问候。徐大雅,名不详。见《全唐诗》卷五○。谢,通“谒”。
霜风索索撼枯条:形容秋天的寒风吹落了树枝上的叶子。索索,落叶声。
亡悰首屡搔:意为无精打采地连连搔头。悰,通“冗”,烦恼、不快乐的意思。
懒效扬雄作奇字:意为懒得模仿扬雄作奇特的文字。
靖节湛新醪:指陶渊明饮酒,陶渊明嗜酒如命。
东都徐孺子:即徐稚。徐稚(234-67),东汉末年隐士。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后汉书·独行传》称其:“少修慎洁净,州府辟命皆不就。时有同郡刘季陵,以孝廉为官,徐稚常师事之。”
谁能背俗访吾曹:谁还能摆脱世俗来拜访我呢?曹,代词,这里指自己和友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徐大雅的敬慕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开头两句写秋日景色,用“霜风”二字,点出季节,烘托出了萧瑟的气氛。诗人面对这凄冷的秋风,心情十分烦乱,因而频频抚额搔发。“使我亡悰首屡搔”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因烦乱而无心赏景的心情,又写出了秋风的凛烈,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萧瑟的画面。“霜风”二句,是说在这萧瑟的秋风中,连树上的叶子也纷纷落下,这更增添了我的烦恼和忧愁。因此,我只好懒散地效仿扬雄,写些奇特的字来打发时光;同时也像陶渊明一样,沉醉于美酒之中,忘却世事。
三、四句是说,今天我见到你这位老朋友,非常高兴。可是你却不肯驾着马车来访我,这是为什么呢?诗人通过询问,表现出他对朋友的感情深厚,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是说,你这样一位高洁的人,怎么能远离尘世的喧嚣,来访问我这个隐居者呢?这一句既是对徐大雅的一种夸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