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寒政觉难,莫惊蒲柳望秋残。
凄凉不但叹荒菊,寂寞更堪伤败兰。
有鬓已霜那得制,无英可落若为餐。
玉山禾远竹迟实,天骥长饥愁凤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五律作品。诗中主要描绘了秋菊的衰败,同时也借以抒发诗人自身的感慨与忧愁。

首句“病骨支寒政觉难”,表达了诗人因疾病导致身体虚弱,感受到寒冷之苦。这里的“病骨”指的是因疾病而消瘦的身体,“支寒”则是形容因寒冷而感到痛苦。

第二句“莫惊蒲柳望秋残”,诗人以蒲柳比喻自己,表示虽然秋天到来,但蒲柳已经枯萎,而自己仍然健康,无需担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的自信。

第三句“凄凉不但叹荒菊,寂寞更堪伤败兰”。诗人不仅感叹秋天到来后,荒废的菊花和凋谢的兰花,还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凄凉”和“寂寞”都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受。

第四句“有鬓已霜那得制”,诗人自问自答,即使年岁已经很大,但头发已经变白,也难以改变现状。这里的“有鬓已霜”指的是头发已经变白,“制”是指改变,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

第五句“无英可落若为餐”,诗人继续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伤。这里“英”指的是花蕊,“落”是指凋谢,“餐”是指食用。诗人表示即使没有花朵可以食用,也无法安慰自己。

第六句“玉山禾远竹迟实”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用玉山、禾田、竹叶来象征秋天的到来。这里,“玉山禾远”指的是远处的玉山和禾田,而“竹迟实”则是指竹子在秋天到来时还没有结出果实。

最后一句“天骥长饥愁凤鸾”是诗人对自己的比喻,将自己比作天骥,而天骥是一种骏马,它常常被用来比喻高贵、优雅的人。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因为贫困而感到饥饿和忧愁,如同天骥因饥饿而感到愁苦。同时,“愁凤鸾”也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和悲凉。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