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江江上祀陶公,亦以吾孙靖节从。
我谓辰州升德庙,要当并写少游容。
【注释】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 其三
邬江江上祀陶公,亦以吾孙靖节从。
我谓辰州升德庙,要当并写少游容。
【赏析】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为第四首,诗中“陶公”指的是东汉名将陶谦;“靖节”指的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曾任江州刺史;“辰州”指的是唐时辰阳州治所,在今湖南芷江县西南;“升德庙”,指沅陵县的升仙太子庙;“少游”,指北宋词人秦观。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五月十九日(农历五月十七)这天来到伏波庙祭祀陶谦,也因为我的儿子陶渊明跟着一起去了。陶谦是东汉初年沛国丰邑人,曾任徐州牧、徐州相,后被曹操杀害,谥号忠成侯。他为人宽厚仁慈,爱抚百姓,深受百姓的拥戴和爱戴。陶渊明曾于公元409年出任江州刺史,所以杜甫称他的儿子随自己一同前来祭奠陶公。
后两句则是说:我对沅陵的升仙太子庙十分推崇,一定要把陶氏父子的画像都画上。升仙太子庙位于沅陵县,相传是为纪念隋文帝杨坚之子杨俊而建的,后来成为道教圣地。杜甫在这里表示,自己对于这位历史人物非常崇敬,因此一定要把他们的形象画出来。
这首诗是杜甫对陶侃和陶潜父子的赞颂,表现了作者对陶潜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