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从江上望朱栏,今日扁舟径往还。
潢潦傥收应易耳,白汀翠竹最相关。
注释: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 其四 几从江上望朱栏,今日扁舟径往还。
潢潦倘收应易耳,白汀翠竹最相关。
赏析: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四首。此为第四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江边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一二句,写在伏波祠前遥望故乡。伏波,指西汉名将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曾受诏以二千石俸禄征入京,因不愿做官,上书请求回家种田,被召拜为郎中。后来,他辞官隐居于今湖南常宁县西南的大泽山中。“几从”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多少次站在江边远望故乡。“几从”,几次,表示次数多。朱栏,红色栏杆,这里指江边的亭台。
三四两句,写如果江河水涨起来,应该容易过河回乡。“倘收”,倘若,假使。“白汀”,白色的小洲或沙洲。这里指湘江的一段。“翠竹”,青翠的竹林。“最相关”一句,意思是说我与湘江边的竹子关系最密切。这句用典,意即表达诗人渴望回归故土的愿望。
五六句,意思是说,只要江水退去,就很容易过河回乡。“倘”,如果。“收”,同“溯”。“易”,容易。“白汀”,同上。“最相关”,同上。这两句写诗人希望江河能早日退去,以便顺利返回家乡。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