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也结根幽且深,若为容易出山林。
定知亦以香为累,不尔人于何处寻。
“兰也结根幽且深,若为容易出山林” 宋代诗人赵蕃的《春日杂言十一首》中的这一句诗,表达了兰花生长于幽深之地的特性。下面将按照要求,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注释及赏析。
诗句“兰也结根幽且深”,直接描述了兰花生长的环境特征,即在幽深的地方扎根。这里的“结根”意味着扎根于土壤之中,而“幽且深”则强调了这种环境的特殊性和隐蔽性。这种描述不仅描绘了兰花的自然形态,还隐含了诗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若为容易出山林”,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兰花是否容易被发现而进入人们的视线。这里的“若为”是假设的语气,表示如果兰花能够轻易地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其独特性和神秘感。这种设问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微妙把握,以及对于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担忧。
整首诗的翻译、注释及赏析如下:
“兰也结根幽且深,若为容易出山林。”
译文:兰花的生长环境非常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并被人采摘。
注释:这里的“兰”是指兰花,“结根”指的是扎根,“幽且深”则形容这种扎根环境的特点。
赏析: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设问的方式,赞美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性。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担忧。
通过对《春日杂言十一首》中的这两句诗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独特的语言技巧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诗句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