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学韩公盆作池,雨来亦解起风漪。
蛙鸣莫作鼓吹想,更问属官仍属私。

赵蕃的《晚卧二首 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下面将逐一解释这首诗: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戏学韩公盆作池,雨来亦解起风漪。
    蛙鸣莫作鼓吹想,更问属官仍属私。

  2. 诗句解析

    「戏学韩公盆作池」意味着诗人模仿韩愈的风格,将盆作为池子,虽然手法略显滑稽,但却体现了一种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
    「雨来亦解起风漪」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涟漪,暗示着自然现象与人工造景之间的和谐共存。
    「蛙鸣莫作鼓吹想」则是一种对自然声音的尊重,认为蛙鸣虽不似音乐般悦耳,却有着别样的生命力。
    「更问属官仍属私」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态度的认真思考,他不仅仅追求艺术的美感,还考虑到作品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3. 关键词注释

    “韩公”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的“盆作池”是一种文人墨客常用的自娱自乐方式,通过盆景展示自己的才学与品味。
    “雨来”中的“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降水,也象征着文人作品中常见的“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风漪”指的是水面因风而波动的波纹,这里用来形容盆中水流的自然状态。
    “鼓吹”在古代常指音乐,这里用来比喻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效果,即读者阅读时的感官享受。
    “属官”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官职所属,也可能有私人的含义,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探讨作品归属的问题。

  4.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盆景和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自然美的独到感悟。通过对比自然与人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交织。

赵蕃的《晚卧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面,一首饱含哲理的散文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艺术和社会责任的独特见解,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种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