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竹如椽故可佳,况于竹外隐鸥沙。
不嫌官道多车马,此地端宜著钓车。

舒村

有竹如椽故可佳,况于竹外隐鸥沙。

不嫌官道多车马,此地端宜著钓车。

注释

1、舒村:在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境内。

2、有竹如椽:形容竹子高而直,犹如一根椽子(古代用来做房柱的木料)。

3、隐:隐藏,躲藏。

4、鸥沙:鸥鸟的沙洲。

5、官道:官府的道路。

6、着钓车:指钓鱼用的车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通过描绘舒村的景色和环境,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有竹如椽故可佳”,诗人用“如椽”来形容竹子高大挺拔,如同一根大柱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高耸入云。接着,诗人又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美丽,称其为“佳”。这里的“佳”字,不仅指竹子的外形美,还包含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况于竹外隐鸥沙”,诗人以“隐”字来表现鸥鸟栖息之地的静谧与和谐。这句诗通过对鸥鸟和沙滩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舒村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土地适合人们休息和娱乐,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所。

最后一联“不嫌官道多车马,此地端宜著钓车”,诗人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在这里,“官道”指的是官府的道路,而“多车马”则意味着繁忙和喧嚣。然而,诗人却表示并不介意这些,因为他更喜欢这片安静的乡村生活。他甚至认为,在这样的地方应该放置一辆钓鱼的车,这样既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又能远离官场的纷扰。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乡村,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让人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