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栏槛竹中斋,缘我频能扫又开。
茅屋苍苔唤归去,来禽青李待书来。

寄愚卿二首 其一

江边栏槛竹中斋,缘我频能扫又开。
茅屋苍苔唤归去,来禽青李待书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江边栏槛竹中斋
  • “江边栏槛”描述了一处靠近江河的场所,环境清幽,“斋”则表明此处为一处静谧之地,适合思考或读书。
  • 整体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静享自然的读书环境。
  • “缘我频能扫又开”:
  • “频能扫”说明作者经常清理这个地方,以保持环境的整洁。“又开”可能指每次打扫后,这个地方都显得更加开阔和明亮。
  • 反映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精心维护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1. 茅屋苍苔唤归去
  • “茅屋”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苍苔”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
  • “唤归去”表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回归自然状态的渴望。
  • 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及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1. 来禽青李待书来
  • “来禽”即新来的鸟类,通常与春天的到来相关联,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青李”则可能是某种果树,常在文学中用以象征青春或成长。
  • 结合前句,这里的“待书来”意味着等待知识的传递和交流,体现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赏析

赵蕃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深深热爱。诗中描述的竹林小斋不仅是他读书的地方,也是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环境的赞美,更是对内心平静的一种追求。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赵蕃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苍苔”、“青李”等元素,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寄愚卿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知识和人生态度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