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桃花小破红,野田细雨又微风。
莫嗤款段行难进,正要寻诗漠漠中。
【注释】
篱落:篱笆。款段:步行,也指步调舒缓。
漠漠:形容空旷、迷蒙。这里指诗人行走时所见的景象。
【赏析】
此诗为宋初文学家欧阳修所题。诗写春日郊游,表现一种淡远清空的审美趣味。首二句“篱落桃花小破红,野田细雨又微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篱笆旁边,桃花已绽出小小的花朵;野田里,细雨霏霏,阵阵微风吹拂着大地。作者用“小破红”来形容桃花的色相,给人以淡淡的感觉。“野田”二字点出了地点,是野外的田畴。“细雨”与“微风”,则写出了天气。“莫嗤款段行难进,正要寻诗漠漠中。”意思是不要笑我步履蹒跚,走得艰难。因为正是在这茫茫一片的烟雨之中,才最适宜于吟咏诗歌,寻求佳句。
这首诗写于宋初欧阳修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时期,他喜欢郊游,经常到郊外踏青赏花,还常在游山玩水之余即景赋诗。这首《正月二十二日晚过袁父》就写于这一期间的一次春日郊行中。
“篱落”两句描写景色:篱笆旁边,桃花虽小,开得稀疏,却已露出点点红光,野田里,细雨霏霏,阵阵微风吹拂着大地。这两句看似平实,却写得极有层次感:先从“篱落”写起,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大至小);然后写到田间的细雨和微风。“篱落”、“野田”、“桃花”、“雨”、“风”,这些景物,虽然各自独立,但都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种朦胧、淡远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
接下来“莫嗤款段行难进”,紧承上句而来。“莫嗤”,是不要轻视的意思;“款段”,原意为古代的一种宽衣大带的礼服,此处借代走路时的仪态。诗人说:“不要笑我步履蹒跚,走得艰难。”这是因为,只有在这茫无边际的大地上,才是最适合吟咏诗歌的地方。这里的“寻诗”,既是字面上的寻觅诗句,也是比喻意义上的寻找灵感。
最后一句“正要寻诗漠漠中”,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说:正是在这茫茫一片的烟雨之中,才最适宜于吟咏诗歌,寻求佳句。“漠漠”,形容视野开阔,天地一色,无边无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最适宜于吟咏诗歌,寻求佳句。
整首诗以“寻诗”为主线贯穿始终,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