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能知政,昔闻今信然。
吾行万安道,颇识令君贤。
阡陌东西隔,人家远近连。
针青秧出水,穗长麦摇烟。
犬吠稀逢客,牛耕不废鞭。
幽啼催谷布,午霁起蚕眠。
檄罢追呼扰,民争赋入先。
太平真有象,循吏可无前。
径欲捐五斗,从之受一廛。
经行嗟阻免,少日待回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莫大猷的赞赏之情。全诗共8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

首先看第一句:“入境能知政,昔闻今信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看到你治理的地方时,我就知道你的治理能力了。这是因为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你的名声,而现在我亲眼看到了你的实际表现。

接着是第二句:“吾行万安道,颇识令君贤。”这里的意思是说我走过了很多的道路,我知道这个地区的官员们都很贤明。这句话是对莫大猷的赞美,也是对他治理能力的肯定。

再看第三句:“阡陌东西隔,人家远近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路纵横交错,村庄分散在两边,人们居住的远近相连。这句话描绘了莫大猷治理下的地区的景象,展现了他的治理能力和智慧。

然后是第四句:“针青秧出水,穗长麦摇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农民们正在忙着插秧,稻穗和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句诗描绘了莫大猷治理下的地区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他的民生关怀。

接下来是第五句:“犬吠稀逢客,牛耕不废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狗吠声稀落,很少见到客人;牛耕不停,农民们依然辛勤工作。这句诗反映了莫大猷治下的乡村生活状态,展示了他的治理成果。

然后是第六句:“幽啼催谷布,午霁起蚕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夜晚的鸟鸣声催促着谷子的收购,中午时分天空放晴,蚕开始了它们的休息。这句诗描绘了莫大猷治理下的地区的季节变化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第七句:“檄罢追呼扰,民争赋入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公文一发布后,就不再有人前来骚扰;大家都争相缴纳赋税,以获得优先权。这句诗赞扬了莫大猷的清廉和公正,也反映了他的治理成果。

整首诗通过对莫大猷治下的地区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治理能力、民生关怀和清廉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贤者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