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多不容,枉道夫岂可。
直道诚忤人,枉道还丧我。
如君直有馀,为计亦多左。
而我枉未能,若为逃轗轲。
”`
直道多不容,枉道夫岂可。
直道诚忤人,枉道还丧我。
如君直有馀,为计亦多左。
而我枉未能,若为逃轗轲。
注释与分析
1.直道多不容,枉道夫岂可
- 直道多不容:这里的“直道”指的是正直、公正的路径或原则,强调其应被普遍接受和尊重。而“多不容”表明在现实中,这种正直的道路往往受到限制或排斥。
- 枉道夫岂可:“枉道”指的是违背正义、不正当的道路,这里用“岂可”表示对这种做法的强烈否定和不可接受的态度。
2.直道诚忤人,枉道还丧我
- 直道诚忤人:“直道”再次被提及,强调其正直的特性。然而,这次是在指出其与人的意愿相冲突。“忤人”意味着与人的心意或期望直接相反。
- 枉道还丧我:“枉道”即上文提到的“枉道”,指的是不符合道德或正义的行为。“丧我”则表达了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个体失去自我,陷入困境。
3.如君直有馀,为计亦多左
- 如君直有馀:这是对前文“直道”的一种肯定,认为你拥有足够的正直品质。
- 为计亦多左:“为计”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策略或方法。“多左”可以理解为方法上的失误或选择不当。
4.而我枉未能,若为逃轗轲
- 而我枉未能: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价,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或期望。
- 若为逃轗轲:比喻自己处于一种困境或逃避现实的状态,类似于古代寓言中的“轗轲”。
赏析
赵蕃的这首诗通过对比直道与枉道的不同结果,表达了坚持正直道路的重要性和艰难。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感染力。通过对直道与枉道的探讨,诗人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道德选择,也触及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此外,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易于理解又不失深意,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