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肩负薪行,所直不满百。
大舸载之来,江头自山积。
不如花作稛,先后价增损。
身逸得钱多,人宁知务本。
【注释】
赪:同“承”,承受。稛(zhuō):《诗经·大雅·公刘》:“载胥及翟,将奚营之?”毛传:“载,行;胥,相也;翟,鸟也;将,起也;奚,何也?营,聚也。”这里指花车。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是李白晚年的作品。诗人借卖花为题,抒发自己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第一句“赪肩负薪行”,写卖花者扛着柴火去卖。第二句说“所直不满百”,意思是花的价格不高,卖不上高价。第三句“大舸载之来”,写运花的大船来了,说明卖花的人很多。第四句“江头自山积”,写卖花的地方堆积如山。这四句诗写出了卖花者辛苦、卖花价格低、卖花人多、卖花地方多的景象,为下文议论作准备。
五、六两句用反诘的语气指出:如果让卖花者把花装进车里,运到江头,然后按花的多少给钱,那么卖花的价格会提高,买花的人就会多起来。这就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卖花的人多而买花的人少呢?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最后两句说:“身逸得钱多,人宁知务本”。意思是说,现在卖花的人虽然不劳动而能获得很多钱,人们却不知道务农的根本道理。这既是对前文问题的解答,也是诗人的感慨和议论。
这首诗以卖花这一平凡的事物为题,通过对比卖花与种花的不同结果,揭露了社会上贫富悬殊的现实。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同时,语言明白流畅,形象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