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忽已晦,惠风亦全和。
更留十日晴,桃李当有花。
病夫不知春,但觉所感多。
东轩对深樾,日暮鸟犹歌。

晦日用陶靖节蜡日韵

正月忽已晦,惠风亦全和。

更留十日晴,桃李当有花。

病夫不知春,但觉所感多。

东轩对深樾,日暮鸟犹歌。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或晦日。

惠风:和煦的春风。

更留:挽留。

十日晴:十天都晴朗无雨。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

病夫:身体虚弱的人。

所感多:所感触到的事物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田园诗。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正月忽已晦”,意味着农历正月已经过去了,太阳落下了。这是对时间的把握,也是对季节变换的感知。接着,“惠风亦全和”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春风温暖而和煦。

第二句“更留十日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晴朗。这里的“留”字,既表示时间上的停留,也暗示着春天的持久和稳定。而“十日晴”则表明这样的天气持续了很久,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第三句“桃李当有花”,是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写。桃李花开,是春天的重要标志,也是自然界生命力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美的赞美和欣赏。

第四句“病夫不知春”,则是一种反讽的说法。虽然诗人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景。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东轩对深樾”,“东轩”是诗人住所的方位,“深樾”则指的是高大茂密的树木。这句诗以景结情,通过对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日暮鸟犹歌”也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而诗句中的哲理思考,又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