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本无垢,坐受瘴雾侵。
马倦不加鞭,暑气令人昏。
去年蝗为灾,千家百不存。
流亡不自保,聚掠连诸村。
闵闵望一雨,可招若敖魂。
旱势复如此,早禾空如云。
丰登数有常,赤子皆天民。
惜此三尺雨,龙师恐不仁。
禳禬古有法,至和格神人。
不见东海郡,孝妇冤欲伸。
诗句
- 青山本无垢:描述青山本应是清澈的,但如今却被瘴雾污染。
- 坐受瘴雾侵:形容自己被迫忍受瘴雾的侵袭,无法摆脱。
- 马倦不加鞭:比喻在困境中已无力挣扎,只能任由命运发展。
- 暑气令人昏:形容高温天气使人感到头晕目眩。
- 去年蝗为灾:指去年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导致许多家庭无法生存。
- 流亡不自保,聚掠连诸村:描述了人们因灾流散失所,互相掠夺,生活困苦。
- 闵闵望一雨,可招若敖魂:表达了渴望雨水降临,以期恢复生机的期盼。
- 旱势复如此,早禾空如云:再次强调干旱的严重性,早稻收成几乎为零。
- 丰登数有常,赤子皆天民:虽然遭遇灾害,但农民们依然坚信丰收是常态,他们是天意所归。
- 惜此三尺雨,龙师恐不仁:对即将到来的雨水表示珍惜,但担心雨水之神(龙师)会因为自己的罪行而吝啬恩赐。
- 禳禬古有法,至和格神人:提到古老的祈雨仪式,相信只要心诚至善,就能感动神灵。
- 不见东海郡,孝妇冤欲伸:表达了对东海郡内因饥荒而遭受不公待遇的寡妇们的同情与支持。
译文
青山原本清白无暇,却遭瘴气玷污;
我坐等瘴雾侵袭,疲惫不堪,不再施以鞭打;
酷暑难耐,让人头晕目眩,
回想去年,饥荒肆虐,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流亡之人无法自保,相互掠夺,村庄一片荒凉;
渴望一场甘霖,拯救苦难中的人民,唤醒若敖的灵魂;
然而干旱依旧肆虐,早稻几乎颗粒无收;
尽管丰收看似常态,但百姓心中仍存希望,视自身为上天之民;
惋惜那几滴珍贵的雨水,担忧龙师因其罪过而吝惜赐福;
相信古老的祈福仪式能打动神灵,带来至诚至纯的力量;
然而东海郡内受苦的百姓,他们心中的冤屈无人聆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凄苦的画面,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以及民众苦难的深刻关注。诗中通过对比“青山本无垢”和“坐受瘴雾侵”,突出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马倦不加鞭”和“暑气令人昏”的描写,反映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无助。
诗歌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希望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在诗的最后一句中,“闵闵望一雨,可招若敖魂”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希望能够唤醒神灵的慈悲,带来生机与希望。而“至和格神人”则表达了对和谐共处、人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向往。
诗歌还通过描绘东海郡内的寡妇们的冤屈,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