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过辞公,忽忽值春暮。
及今复兹时,而公在何处。
荆溪坡之居,濑上郊所赋。
公能蹑高踪,我岂遗野趣。
【注释】:
- 赣县道中:在江西省赣州府(今江西赣州)的道中。
- 晦庵:指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
- 去年过辞公:上年曾拜访过朱晦庵。辞公,即告别。
- 忽忽:形容时光飞逝,心情不宁;又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复兹时:重到这个时节。
- 荆溪:地名,在今江西省宜黄县西北。
- 坡之居:指朱晦庵隐居之地。
- 濑上郊所赋:指朱晦庵隐居地附近的风景。
- 能蹑高踪:意谓能追步朱晦庵的高远志向或追求。
- 遗野趣:意为忘却世俗的情趣。
【赏析】:
《赠晦庵》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当时作者从吉州(今江西吉安)赴任广东,路过赣州,特地为朱晦庵写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朱晦庵的深厚情谊。
此诗首联“去年过辞公,忽忽值春暮”,回忆了去年拜访朱晦庵的情景,表达了对朱晦庵的怀念之情。颔联“及今复兹时,而公在何处”,表达了作者思念已久,却无法找到朱晦庵的心情。颈联“荆溪坡之居,濑上郊所赋”,描绘了朱晦庵隐居之处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朱晦庵的敬仰之情。尾联“公能蹑高踪,我岂遗野趣”,表示自己也要追寻朱晦庵的志向,忘却尘世的烦扰。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表现了作者与朱晦庵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