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源初滥觞,其末千万里。
婆娑数亩阴,岁月拱把尔。
士之于为学,岂得独异彼。
岿然九层台,亦自抔土累。
平生养源斋,曾诗与王记。
二公死何年,夫子盖老矣。
向来之滔滔,今乃见涯涘。
木殖岁云秋,实落材则美。

诗名:养源斋

原文

红源初滥觞,其末千万里。
婆娑数亩阴,岁月拱把尔。
士之于为学,岂得独异彼。
岿然九层台,亦自抔土累。
平生养源斋,曾诗与王记。
二公死何年,夫子盖老矣。
向来之滔滔,今乃见涯涘。
木殖岁云秋,实落材则美。

译文

红源刚开始发端,它的尽头是遥远的千山万水。
婆娑几亩地的阴影,岁月就这样在手心里缓缓流转。
人对于做学问,岂能独自与众不同?
巍峨的九层高台,也从一抔土堆叠而成。
我平时养源斋的生活,曾经写下诗篇和王氏的记录。
二位先贤何时去世呢,您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刚才那些滔滔不绝的话语,现在才发现边际已至。
树木秋季生长,果实落下才显得美好。

注释

  • 红源:红色的源头,指自然界中红色的事物或现象的起点。
  • 滥觞:水流开始流动的地方,比喻事物或观点的起始阶段。
  • 千万里:形容距离非常远,通常用来表达时间的长远或空间的辽阔。
  • 婆娑:这里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也可引申为人的舞姿。
  • 岁月:时间或岁月的累积。
  • 独异:与众不同,表示独特性。
  • 岿然:形容高大而坚固的样子。
  • 九层高台:古代传说中最高的九层台阶构成的台基,象征着极高的成就或地位。
  • 木殖:树木茂盛的生长。
  • 岁月:时光流逝,这里特指时间的长短。
  • 涯涘:边际,界限。
  • 木殖:树木秋天落叶,意味着成熟的季节到了。
  • 实落:果实落下,这里用来形容事物的成熟或结果。
  • 曾诗:过去曾有诗歌创作。
  • 王记:王氏记录,可能是指王氏家族留下的文献或记载。

赏析

《养源斋》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学习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首句“红源初滥觞”寓意着生命的起始和源泉的开始,象征着一切的起点都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接下来的四句通过对婆娑树影和岁月推移的描述,表达了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慨。第五句“士之于为学”,直接点明了诗人自身对学术的追求及其独特之处。最后两句通过描述九层高台由抔土累积而成的景象,寓言了知识和成就需要不断积累和努力才能达到顶峰的道理。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学习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是宋代文人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