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杨子》。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寄杨溥子(原诗)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注释:

  • 昔闻许劭月旦评:过去听说许劭的“月旦评”评价人物,这是古代的一种品评方式,通过月相来比喻人的品德优劣。
  • 人生倚以分重轻:人们常依赖这种评价来决定个人的轻重地位。
  • 当时初非徇虚名:那时候并不只是为了名声而做,而是真正地考察他们的学问和品行。
  • 今人谁复持此柄:现在还有谁能持有这样的标准?
  • 乡评亦复无公论:民间的评价也缺乏公正的讨论。
  •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因此应该相信眼睛所看到的,而不是耳朵听到的,对于别人的赞誉和诋毁,不必过于听从。
  • 我行溧阳得杨子:我在溧阳时遇到了杨溥,即杨子。
  • 何止国士天下士:他不仅仅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还被认为在国家和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 大科异等非谩狂: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不是没有根据的狂妄自大。
  • 笔头真有三万字:他的文采斐然,书写了很多文章。
  • 十篇琅琅金玉音:这些文章如同金玉一般清脆悦耳。
  • 子昂感遇不啻过:李白本人也被他的诗歌所感动,认为超过了自己。
  • 阮籍咏怀何念深:阮籍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 匡章通国称不孝:历史上有一些人因不孝而被广泛传颂,但这里可能指代的是某些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的人。
  • 夫子与游仍礼貌:尽管有这样的人存在,但他们仍然保持着礼貌。
  • 虽然前圣亦有云:尽管前代圣贤也曾有这样的言论,但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总是如此。

赏析:
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的看法,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分追求名声和表面功夫的人的批评。他认为真正的学识和才能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而不应该仅仅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才华横溢却不为世俗所容的人的同情。这首诗的语言豪放,情感丰富,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