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欲耕时天不雨,小雪不能濡旱土。
辛勤仅得遍锄耰,浸种可怜沟脉缕。
忽然一雨催插秧,东阡西陌青相望。
谓兹劳逸足报补,岂知亢旱愁秋阳。
高田已分卤莽取,下田庶几十八九。
柰何雨势反作淫,令我痛心仍疾首。
我曹饥馁无足悲,不死会值丰登时。
所嗟官吏不相察,借租日日来符移。
【注释】
春:指播种的时节。
濡(ruò):湿润。
沟:小河。
相望:相互映衬。
谓:以为,认为。
亢(kàng)旱:天旱。
卤莽(lǔmǎn): 粗率。
柰何:无奈,怎么办。
借租:借种地的租金。
【译文】
春天播种的时候,天上没有下雨,小雨不能滋润干旱的土地,
辛勤耕种才勉强把锄头和翻土工具都使用上,浸种时可怜地只能把种子放在小沟里。
忽然一场雨下来催人插秧,东边西边田里青苗互相映衬。
人们以为这劳动与休息足够来补偿,哪里知道天旱愁煞了秋天的阳光。
高田已经把田地划分开去,下等田地只有百分九十以上收成。
无奈这场雨势反而作得过分,令我痛心疾首。
我们这些人饥饿贫穷没有什么可悲哀,不死还会碰上丰收的年景。
可惜官吏们不相体察,借种地的租金天天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王冕出身平民,一生坎坷不平。他从小聪明过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重用。直到64岁方中进士。在官场上,由于他直言敢谏,得罪权贵而屡受排挤,后终于辞官归隐。王冕的诗歌创作以反映现实为主,抒发愤懑之情。此诗写农民春耕遇雨之难,反映了农民的悲惨处境及他们对官府的不满情绪,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控诉。全诗结构谨严,语言平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是元诗中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