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动原头草,秧老麦收蚕向了。
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
五溪之俗殊江南,刀耕火种不知蚕。
劝农未有陶苏句,俗陋不改奚多谈。

【注释】

原头草:田间的草。

蚕向了:指蚕老,收茧时结束了。

政:通“正”,正当的时候或地方。

五溪:即武溪、沅溪、辰溪、溆浦、酉溪,泛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殊:不同。

陶苏句:指汉乐府诗《田确歌》:“田确无良田,田里多苦辛。”陶苏是汉代著名的隐士,以不问世事著称。

俗陋:风俗鄙陋。

奚:哪里,怎么。

【翻译】

春风吹动稻田里的野草,稻谷收割完毕,桑树也结出了蚕丝。农民们正好在这时忙于农事,无暇顾及儿童与老妇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习俗与江南不同,那里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植作物。劝导农民从事农耕的没有像汉乐府诗《田确歌》那样写“田确无良田,田里多苦辛”的句子,但那里的风俗鄙陋却难以改变。

【赏析】

此为诗人南游后所作咏叹江南水乡之田园风光及农事之诗。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语言平实,叙事直白,但情致自然,意韵悠长。

首联“南风吹动原头草,秧老麦收蚕向了。”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农家图:春风吹过稻田,稻苗摇曳;麦子成熟,收获时节到了;蚕老,收上茧了。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乡村图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充满了宁静和安详。

颔联“田家政用此时忙,不问儿童与翁媪。”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民忙碌的画面:农民们正在忙着耕作,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这里的“田家政用”指的是农务,而“不问儿童与翁媪”则表明他们并不关心其他的事务,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一细节展现了江南农民勤劳朴实的形象,也反映了他们的专注与坚韧。

颈联“五溪之俗殊江南,刀耕火种不知蚕。”则进一步揭示了江南农村的生活特点:这里的风俗与江南不同,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进行耕种。这种古老的农业方法虽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生产需要,但它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与尊重。

尾联“劝农未有陶苏句,俗陋不改奚多谈。”则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谈论如何改良农业生产方法,却没有人真正付诸实践?这里的“劝农”是指劝导农民从事农耕,而“陶苏”则是汉代著名的隐士,以不问世事著称。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尽管有很多关于如何改良农业方法的建议和讨论,但真正能够将这些建议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的人却很少。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也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及农事的描写,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形象以及他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与尊重。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风气的担忧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