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与君为近亲,向来未识但有闻。
维夏临川省伯父,时君束书寄荒村。
岂知邂逅宜春郡,皎如玉树相辉映。
品题旧熟大参文,诸公所作皆传信。
探怀赠我一纸诗,功名慷慨真男儿。
我衰怕作此硬语,君言水涨方东之。
外家自有文章种,国朝名家居伯仲。
只今人物未厌多,属君勉矣加研磨。

【注释】

嗟:叹词。维:通“惟”,只。临川:临川郡,今江西于都县。省伯父:问候父亲。时君束书寄荒村:晁元忠此时正在家裹读书。宜春郡:古郡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南。皎如玉树相辉映:指与晁元忠的才德相辉映。品题:评论、品评。大参:官名。诸公所作皆传信:指众位文人所作的诗文都流传下来。探怀赠我一纸诗:晁元忠把写有诗的纸送给了我。属:嘱托。勉:勉励。研磨:磨墨,指作文。

【赏析】

此为酬答之作,是作者与友人晁元归之间的唱和之作。

开头两句,点明酬答之由。诗人与晁元归是姻亲关系,所以先从这一点说起:我与你虽是同姓,但以前却不认识,只是听到过你的一些传闻而已。

第三四句,写晁元忠与诗人的关系,并进一步表明自己与晁元忠交往的缘由。晁元忠是诗人的远房亲戚,他当时正在家裹读书,偶然寄来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使诗人想起了他们两家世代相传的友谊,也勾起了他对晁元忠的思念之情,于是便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五六句,写晁元忠与自己的才德相辉映,表达了自己对晁元忠才华的赞美之情。晁元忠与诗人都是文章大家,他们的诗文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赏。

第七八句,写晁元忠对自己学业成就的期望。他认为晁元归应该像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动,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九十句,写晁元忠对自己的鼓励和期望。他认为外家自有文章种,国朝名家居伯仲,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十一十二句,写晁元忠对作者的劝勉之意。他认为现在人才很多,希望作者能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酬答之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相互鼓励的美好情感。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晁元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心。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通过与朋友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创作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