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当谋帅,维城孰愈公。
夷陵护江左,斜谷顾关中。
北虏心豺虎,南蛮势蚁蜂。
守攻虽有异,镇抚不妨同。

【注释】

蜀道当谋帅:在蜀地,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考虑如何治理好蜀地。

维城孰愈公:谁比得上您更能够保卫蜀地?

夷陵护江左:您是保护长江以东的重任。

斜谷顾关中:您是防守秦岭以西的责任。

北虏心豺虎:北方的敌人像豺狼一样凶残。

南蛮势蚁蜂:南方的敌人像蚂蚁和蜜蜂一样强大。

守攻虽有异,镇抚不妨同:虽然防守和进攻有不同的任务,但统一治理是可以的。

【赏析】

此诗为送赵成都赴蜀地之任而作。诗人首先肯定了成都的才干,然后分别从政治、军事两方面论述其责任,最后指出虽任务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镇抚”。全诗立意高远,结构缜密,用词精练,富有说服力。

首句“蜀道当谋帅”,点明成都赴蜀的主要任务,既是政治上的谋划,又是军事上的部署。“谋帅”者,即谋士或军师的意思,说明赵某将承担起策划和统率一方军政大员的任务。“谋帅”二字,既表明成都赴蜀的主要职责就是筹划、治理蜀地,也暗示出成都的才干足以胜任这一重任。

颔联紧承上文,进一步阐述成都赴蜀的具体职责。“维城孰愈公”一句,是对赵某的称赞。这里所说的城池,指的是蜀地。赵成都赴蜀之后,要负责维护蜀地的安全,这无疑是成都所擅长的。“维城”二字,既指蜀地,又暗含了成都的才能。“孰愈公”三字,是说谁能超过成都呢?这里的“愈”,是超越的意思,表明赵成都在蜀地有超越一切的优势。

颈联两句则是对赵成都具体职责的具体说明。“夷陵护江左”一句,指的是赵成都要负责保护长江上游一带地区,也就是“夷陵”;同时,还要负责防御江汉地区的敌军。“斜谷顾关中”一句,则是指赵成都需要负责防守函谷关及其以西的地区。这两句话概括地说,赵成都的职责就是保卫四川,防御外敌,维护国家的安宁。

尾联两句是总结全诗,指出赵成都赴蜀后虽然有各自的任务,但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镇抚”。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前六句的内容,而且进一步强调了赵成都赴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首诗是作者为赵某赴蜀地赴任而写的,表达了对赵某赴职的高度赞扬和殷切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对赵某的才识和能力的充分信任,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诚担当。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言高远。全诗立意高远,立言警辟。开篇即以雄壮的语言提出主题:“蜀道当谋帅”,直抒胸臆,表现出作者对赵某的高度评价和信任。接着又以“维城孰愈公”等句,对赵某的具体职责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赞美,使读者对赵某的使命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是结构严谨。全诗分为四个层次进行论述,既有总括性的句子,如首句、末句;又有具体性的句子,如中间两联;同时还穿插着议论性的语句,使得整首诗既有条理性,又富有节奏感。

三是语言精炼。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注重平实质朴的风格,同时又不失生动形象。特别是一些关键句子,如“北虏心豺虎”、“南蛮势蚁蜂”、“守攻虽有异”等,都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